11月5日美國大選投票日近在咫尺。當前,美歐各類民調機構、權威媒體及政治評論者紛紛預測,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今年5月底,川普被紐約法院判決34項偽造商業紀錄的重罪。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喬·拜登(Joe Biden)7月21日宣布退選,並支持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接替他成為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的民調很快反超川普,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但在距投票僅一週多的關鍵時刻,2人支持度出現逆轉。
究竟是什麼因素,讓川普在多重困難中依然有可能,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一、選民對現狀的不滿
川普的支持者們,一直以來對當前政府的現狀存在深度不滿。從經濟、外交到社會政策,川普的支持者認為現政府無法帶來有利於普通民眾的改變,特別是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
川普在競選活動中始終抓住這一痛點,以「重新讓美國偉大」的口號引起共鳴。支持者相信他是少數能真正將經濟重心放回美國的領袖,而不是單純在全球化議題上取悅盟友與他國。
二、強勢且反建制形象
川普一貫的強勢領袖形象,使得他在美國部分選民中成為「反建制」的象徵。即使面臨刑事指控,他依然在公開場合表現出一種「不服輸」的態度,這對某些選民來說反而成為「真實」的象徵。
在面對司法挑戰時,川普始終強調「政治迫害」,並指控部分媒體和政治體系對他的偏見。這種「我在反抗體制」的姿態,使他成功地凝聚了大批對體制不信任的選民。
三、社交媒體及基層組織
川普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追隨者,其在平台上的活躍度始終保持高漲,並且透過社交媒體直接對支持者發聲。川普的競選團隊和基層組織也一直非常強大,特別是在重要搖擺州,他們透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持續運作,努力將選民的支持轉化為投票行動。
川普成功利用數位平台吸引大量捐款、鼓勵選民參與,這種策略對於鞏固基層支持至關重要,且非常符合當代的競選趨勢。
四、經濟與安全議題的優勢
即使有著爭議性的形象,但川普的經濟政策仍受到相當一部分選民的信任。隨著全球經濟變動,美國內部的通貨膨脹、工作機會流失等問題成為選民關注的焦點。
川普在這方面的「美國優先」政策,再次喚起了選民的信任,他的支持者認為川普能提供更穩定的經濟發展方案。此外,川普也不斷強調國土安全的重要性,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非法偷渡移民,和衍生出的國內犯罪問題。這些議題有效促選民的焦慮情緒,也使川普活動更多保守派支持者的關注。
五、傳統與宗教選民的支持
川普的支持群體中,保守派、福音派和傳統宗教團體始終是堅定的票倉。這些選民群體通常對道德議題和傳統價值觀高度重視,他們認為川普在價值立場上,能代表他們的聲音。
即使川普自身過去也曾涉及爭議,但他的堅定支持者在這次選舉中,繼續為力挺他。並積極參與社交媒體的擴散,甚至組織線下集會,來展現對川普的支持。
川普在2024大選中,在種種不利因素下,奮戰到最後有很大的機率會贏得勝選,除了有以上這些因素外,還有一個重點,他即使在法律上有罪之身,但在情感上,卻成了不少美國人心中「唯一」的希望。
川普不是傳統的「正人君子」,卻更加「真實」和「務實」。而讓他的支持者認為,只有他能改變現狀,是逆轉美國厄運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