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10)日協同澎湖縣政府、望安鄉公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及金馬澎分署第七岸巡隊潭門漁港安檢所,於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網垵口沙灘為編號TW139產卵母龜綠蠵龜(Chelonia mydas)安裝衛星發報器,該海龜自1995年至2015年期間,已歷經三次安裝衛星發報器進行動態追蹤,本次為海保署首次主導設置於該產卵母龜身上,期透過後續的回報資訊,更加瞭解母龜產後洄游的路徑與其覓食棲地。
海保署表示,該母龜自1995年第一次在望安網垵口上岸產卵,平均每2-3年都會返回望安產卵,歷經11-12個產卵季,且每次上岸產卵地點幾乎都在網垵口沙灘,迄今已長達28年之久,是一隻對產卵棲地忠誠度相當高的海龜。她在今年6月29日再次至網垵口保護區沙灘產下第一窩卵,目前已經產下4窩。
海保署說明,該母龜於1995年安裝衛星追蹤器(望安5號),離開望安後朝台灣海峽東北方向洄游,而2013年及2015年亦分別安裝過衛星追蹤器,但這兩次的產後洄游都往東沙海域方向,該母龜近年返回望安產卵的間隔約2年一次,可能與該母龜產後返回覓食棲地有關,期望這次的衛星追蹤可以更加了解該母龜產後洄游的去向,以作為後續海龜保育計畫參考。
海保署再次呼籲,每年的5-10月是臺灣地區海龜繁殖的季節,澎湖望安、臺東蘭嶼跟屏東小琉球都是海龜重要的產卵棲地,請民眾進行海域或沙灘遊憩活動時,務必多加小心留意,若發現疑似違法行為,也請協助完整蒐證,向所在地海洋保育主管機關檢舉,或通報「118」專線,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守護珍貴的綠蠵龜及海洋生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