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飲用水中的硝酸鹽」和「攝護腺癌」的關係

2023-08-25 14:59  作者 / 潘懷宗教授

▲(圖/擷取自freepik)▲(圖/擷取自freepik)

根據台灣衛福部公布,攝護腺癌發生率佔台灣所有癌症中的第六位(每年發生數7,115人),相比於美國,雖然國人的發生率僅為美國的1/7,但死亡率卻為美國的1/3,顯示台灣的死亡率仍有下降的空間,除希望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外,更應進一步預防其發生才是。

 

1. 攝護腺癌危險因子有哪些?

截至目前為止,攝護腺癌致病的確切原因仍未完全了解,早期已知的危險因子是: 年齡、種族和家族史(包括遺傳)。近年來,更多的攝護腺癌危險因子陸續被提出來: 抽煙、不健康飲食、超重肥胖和缺乏鍛練等等,另外,像是接觸到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例如橙劑(Agent Orange;含戴奧辛)和殺蟲劑等等都是,就在最近,還有科學家提出了「飲用水中的硝酸鹽」與「攝護腺癌」之間似乎存在著關聯性。這裡要提醒讀者的是,人類每日所攝入的硝酸鹽主要是來自於兩方面: 食物和飲用水。

 

2. 「飲用水中的硝酸鹽」來源為何?

人類飲用水中的硝酸鹽主要是來自於農業栽種所使用的肥料和畜牧業所產生的糞便,它們被雨水沖刷到土壤的含水層內以及河流中,汙染並破壞了自然循環和環境平衡。因此,全世界水循環中的硝酸鹽含量正在逐漸上升中,當攝入的硝酸鹽因為任何原因被還原為亞硝酸鹽後,這時候在胃的酸性條件下,亞硝酸鹽就有可能和胺(amines)或醯胺(amides)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亞硝基化合物(例如亞硝胺,2A級致癌物)。所以,當攝入較多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時,就有機會對人類致癌(並非一定)。目前,關於飲用水中硝酸鹽暴露量與癌症之間的研究仍然有限,需要更進一步的探討。另外,飲用水中的含氯消毒劑及其副產物碰到氨(NH3+)的時候,就有機會和氯結合形成氯胺(Chloramines),也可能形成致癌的亞硝胺。因此,科學家才會想要了解飲用水中硝酸鹽的暴露量與攝護腺癌間的關聯性。

 

3. 「飲用水中的硝酸鹽」和「攝護腺癌」竟然高度相關

2023年3月西班牙巴塞隆那全球衛生研究所,專門從事水污染研究的維拉紐瓦教授在國際期刊《環境與健康展望》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她發現,飲用水中硝酸鹽的攝入量越高,與攝護腺癌的關聯性就越大。與攝入較低硝酸鹽的參與者相比(一生平均每天少於 5.5毫克),攝入較高硝酸鹽(終生平均每天超過13.8毫克)的參與者,其罹患低侵襲性的攝護腺癌的可能性高出1.74 倍,而罹患高侵襲性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則更為驚人,高出近2.78倍之多。顯示出一個人在成年後通過飲用自來水和瓶裝水所攝入的硝酸鹽(Nitrate)總量可能是攝護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高侵襲性的腫瘤。

 

4. 從蔬菜水果吃到的硝酸鹽無害,不必擔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實驗中,纖維攝入量較低(11 克/天)的參與者中,硝酸鹽攝入量較高會使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增加 2.3 倍。 然而,在纖維攝入量較高(>11 克/天)的人群中,較高的硝酸鹽攝入量就與攝護腺癌的增加無關聯性。因此,若能多吃纖維、水果、蔬菜和維生素C就可以減少飲用水中硝酸鹽的負面影響,而剛好在2023年3月南澳大利亞大學的最新研究,定期食用五顏六色的水果和蔬菜的男性被診斷出患有攝護腺癌的可能性較小,進一步支持這項發現。正因為如此,陽明交通大學食安所林怡君教授在2022年召開記者會時就說明,如果硝酸鹽攝入的來源是來自於蔬菜水果,跟本不用擔心罹癌,甚至對心血管有幫助。但須要提醒的是,若從培根、臘肉或香腸等加工紅肉吃到的亞硝酸鹽,則仍然還是應該多所警惕,少吃才是。而今天這篇研究論文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硝酸鹽來自於飲用水,就可能和來自於蔬菜水果,必須有不同的考量?

在歐洲,已經有注意到飲用水中硝酸鹽含量和攝護腺癌之間的關聯性,目前歐盟法規是每升水中硝酸鹽不得超過50毫克,未來應該要考慮降低。但是,喝到高含量的硝酸鹽的水也並不意味著就會得到癌症,因為這篇論文只是提供了該關聯性的第一個證據,往後還需要通過更多的研究來加以確定。但這項研究仍然期望可以鼓勵政府降低飲用水中允許的硝酸鹽含量,以確保對人類健康沒有風險,同時結束對化肥和殺蟲劑的濫用。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健康快報

暑假割包皮正夯!暑假期間是割包皮手術的最佳時機

暑假期間,學生們不需要上體育課,這使得割包皮手術後的護理

2024-07-01 19:00

健康

改善便秘水果!1天吃2顆 每週多上1.5次

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

2024-06-30 19:10

健康快報

為捧鐵飯碗竟有「這」症候群 治療師:不理恐致椎間盤退化

一位30歲的上班族李小姐,正在備考公務員拚鐵飯碗。平日即

2024-06-29 00:47

健康

熱中暑死亡率30% 醫:降溫洗冷水恐休克

生活中心/魏君程報導 ▲門諾醫院提醒,常見

2024-06-27 16:59

健康

「油包肉」死亡風險高!這兩類人要注意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現代人經常外食、活動量低,生活及

2024-06-26 20:08